广闲网 > 杂谈 > 正文

​家蚕白僵病的主要传染途径为 家蚕白僵病症状

2024-02-15 13:56 来源:广闲网 点击:

家蚕白僵病的主要传染途径为 家蚕白僵病症状

夏季是个疾病多发的季节,蚕农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,前几天村里的老杨说,自家的蚕最近死亡的几率很大,自己不知是什么情况,于是我就到现场来看一下是怎么一回事。老杨说一开始还是好好的,后来有了点病斑之后,家蚕就很快死亡了,处理几次之后,情况没有好转,反而是愈发猛烈。我起初有过很多猜想,包括病毒性软化病和细菌性病害等等,但是不能下定论,到了蚕室我才仔细观察,心里有了点数,往真菌病的种类去思考这种疾病,果然,后来我得出了结论。

老杨家的蚕正是得了白僵病,这才会大面积死亡。下面一起来看看我的分析。

家蚕白僵病是真菌病中的一种,因僵化后的尸体长出白色的分生孢子,蚕体看起来是白色,故称为“白僵病”。

老杨挑出来的病蚕

家蚕白僵病的症状表现

我分析了老杨家的蚕,从不同阶段来进行判断,包括初期、发病期以及死亡期

1.初期的症状:这个时期是很难判断的,因为在刚开始感染的时候,外观和健康的家蚕并没有太大的区别,只有到了某种程度时,才会突变。正如老杨所说,一开始都是好好的,那时候的不够重视造成了悲剧。根据我的养蚕经验,我认为白僵病的初期,蚕体内部已经受到了轻微影响,生理功能有了变化,进食功能略有下降,这就需要蚕农用心去检查了。

2.发病期症状:此时家蚕出现了褐色病斑,或是油渍状斑,通过观察颜色的深度来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,颜色越深,则病情越严重。病斑出现时,家蚕基本上不进食了,仿佛就在一瞬间就失去了食欲,有的蚕甚至是吐出液体,这些现象,象征着家蚕很快就死亡了。

3.死亡期症状:因白僵病而死亡的家蚕,尸体头胸向前伸出,蚕体已经不再向先前一样紧凑而有力了,往后就会慢慢变得僵硬起来,大概在两天的时间内,白僵病的菌丝,和白色分生孢子逐渐布满了整个蚕体,就是我们看到的白色的蚕了。

白僵蚕最终的状态

家蚕结茧时还会染上白僵病吗?一般来说不会,但是如果实在准备结茧的时期染上了这种病,那症状就会在结茧过程中表现出来了。先前我家就碰到过这样的情况,那时候是很容易鉴别的,蚕茧干燥而轻薄,我剖开茧块之后,发现蚕体早就如同干尸一样,干瘪紧缩成团,菌丝和白色分生孢子很少,仅在蚕体皱褶处生长。

以上的鉴别症状,大家可以参考,家蚕在任何一个时期都是有染病的可能,如果老杨定期检查家蚕的轻微异常,或许就能跟挽回一点损失了、如今多湿的季节,容易感染真菌病,早点发现病症才能够做好防治工作。

结茧期间仍有患病的可能

家蚕白僵病的影响因素和病菌来源

每一种病症都是受各方面的因素而变化,比如影响病程,死亡率等等。家蚕白僵病主要是球孢白僵菌和卵孢白僵菌在作怪,结合这些菌的特点,可以知道对白僵病的影响,最大的两大因素是温度和湿度,病菌的来源则是“罪魁祸首”。

1.影响因素

①温度因素:白僵菌分生孢子的菌丝生长是有温度条件的,在20-30℃的时候都能生长,处于26℃左右是最佳的生长状态,夏天是高发区,因为室内的温度刚好满足温度的要求。但是低于5℃的时候,菌体的滋长受到了抑制,同样的,高于33℃时也是无法生长的,但是通过调节过高的温度来实现防治的效果是不可行的,因为家蚕可能会受不了。我们的观念中,认为温度高了家蚕进食期和结茧期会相对要缩短,殊不知一定的温度内会影响到病菌的生长。

②湿度影响:湿度也是白僵菌分生孢子发育的重要因素,在湿度达到75%甚至更高时,生长的进程急剧加快,在六月和七月份这段时间里,湿度是极高的,也就是说,病菌的出现我们无法阻拦,只能说尽力去预防,一旦染病严重,人为操作很难去改变。

2.病原来源

了解白僵菌分生孢子的来源,便于我们去避开污染物,减少该疾病的发生。

白僵分生孢子大多来源于昆虫的排泄物,或者是尸体,大家也许会认为这跟家蚕没有什么联系,但实际上关系很大,那些污染源可以通过桑叶,或者是一些用具,比如采摘桑叶的竹篓,有了这些中介物,家蚕很快就遭殃了。

准备出现褐斑的病蚕与健康家蚕明显不同

家蚕白僵病的防治方法

说到家蚕白僵病的防治方法,我认为防的成分大于治,就像老杨家的蚕一样,发现明显现象的时候基本上没救了,死亡率极高,只有从根源上防止疾病发生,才能够不影响家蚕的正常发育,直到后面的结茧阶段,当然,发病时也可以用药物控制。

1.消毒以及慎防污染

对于家蚕白僵病,最好的防治方法,就是在源头把病菌消灭,这样一来,后面就很少出现疾病,这种方法最理想。在养蚕之前,蚕室以及各种用具都需要消毒,就连竹篓都不可错过,喷洒针对真菌有疗效的药,效果是极好的,做消毒工作的同时,别忘了还有防治污染的工作,在这里必须要提到的一点就是桑园管理,桑园管理也是防治的内容之一。

如何做好桑园管理,降低白僵病的发生?首先是不能允许污染物进入到桑园中,比如蚕沙,然后对虫害赶尽杀绝,定期检查桑叶的状况,每周两到三次即可。最后是在做桑园护理时,拒绝使用白僵菌这类微生物农药,那可是在引进病菌的表现。

桑园虫害可能会有白僵菌遗留造成污染

2.调节好蚕室温湿度

从上面的的影响元素分析中,我们知道了温湿度的重要性,这对于指导防治白僵病是很有实际意义的。有的人可能在想了,温度过高过低都不行,那要如何防治呢?我觉得温度在29-31℃是最好的状态,虽然没达到阻碍病菌的生长,但是却有微小的抑制作用,若是在往上调节温度,白僵菌也许会“受不了”,但温度太高,家蚕也会受到影响,比如生长期延长,甚至死亡等等,所以我们要考虑这些因素。

对于湿度,小于70%即可,我建议最好每天要检查湿度2-3次,湿度过高可以适当开启除湿机。

温湿度良好的蚕室,家蚕健康成长

3.使用防僵药剂

使用防僵药剂可以针对一些患了轻微白僵病的家蚕进行治疗,只要没有达到即将死亡的状态,也许会有一定的效果,这样的药剂既可以防治白僵病的发生,又能够阻止其蔓延,常见的药剂有“防病1号”和“优氯净”等等。

我建议使用百菌清防僵粉,先前我家使用时效果不错,操作也简单,只需要筛过之后往蚕体上撒即可,不论每个阶段的蚕都可以使用,每天喷洒保持一次,效果很好。

家蚕防僵粉

4.防止病蚕间传染

作为一种真菌类的疾病,传播性强,能够在不同蚕只之间进行传染,我认为老杨家的蚕之所以死掉那么多,跟他的养殖态度有关,由于前期的疏忽,他没有太在意出现褐斑现象,病菌一开始没有在蚕座中散开,到了后期,直接爆发,发现时已经晚了。我建议每天检查一次家蚕,发现病蚕时第一时间除去,在污染程度的时候控制住,后期便没有那么糟糕。

防止病蚕间传染的关键之处在于,清洁好蚕座,在处理掉那些病蚕和死蚕时,应腾出空间进行消毒工作,这样才能防止再次传染,造成很大的损失。

这种病蚕必须除掉

我的总结

真菌病在我国各地的养蚕区均有发生,在温湿度大的地区,白僵病甚为严重,这就给蚕农一定的压力了,养蚕是一份艰辛的工作,需要蚕农时刻去关注家蚕的动态,定期检查是不能少的,愿我的分享能够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。老杨家的蚕后来在我的建议下,做了上面的几个工作,死亡率已经有所减少了,要想更大程度解决这种问题,还需要后续工作的坚持。

就先分享这么多了,如有不足之处,望见谅!同时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,我们一起讨论。(该文章原创,禁止抄袭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