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闲网 > 杂谈 > 正文

​疑案追踪:武昭仪真的把两位美人后妃砍成人棍?

2024-06-11 04:14 来源:广闲网 点击:

疑案追踪:武昭仪真的把两位美人后妃砍成人棍?

中国历史源远流长,中华上下五千年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太多了。

疑案追踪:武昭仪真的把两位美人后妃砍成人棍?

公元651年(永徽二年),武媚娘二度入宫,被封为昭仪。655年10月(永徽六年),武昭仪被立为皇后。

在这不到四年的时间里,新皇李治的后宫风急雨密,皇后之位成了各方角力的焦点——李治本人急于摆脱父皇的遗威,在册封武氏为宸妃的动议遇阻作罢后,又欲借“废王立武”提振新君的权威;长孙无忌、褚遂良一派老臣仗着先皇遗嘱以及拥立新皇有功,仍希望掌控局面、维护既得利益;而当事人王皇后更是深深感到处境危急,那把原本用来对付萧淑妃的匕首非但不听使唤、还转而刺向了自己……

疑案追踪:武昭仪真的把两位美人后妃砍成人棍?

“废王立武”的算盘

事实证明,李治并非众人想象的那样软弱,至高无上的权力令这位看似除了“仁孝”一无所长的年轻皇帝性情大变。既然朝政大权被长孙无忌、褚遂良一干重臣牢牢掌握,后宫的事就不能听任这些人摆布。至少身边还有位颇具政治头脑的武昭仪,在波云诡谲的深宫之中给他格外的温存,在“维权”问题上是他不可或缺的“利益共同体”。

武昭仪强硬又善于经营的手腕终于有了用武之地。先是,表面上与王皇后搞好关系,使其放松警惕,私下里却极力结交宫中对王皇后、萧淑妃趾高气扬的做派心怀怨念的下人,达到“后及淑妃动静,昭仪必知之”的效果。其后,策划“杀婴案”“厌胜案”,真相如何虽说法不一,但直接起到推波助澜的功效。再加上夫妻二人向舅舅长孙无忌“行贿”,他却收礼不办事,而褚遂良竟然拿辞官来要挟、反对“废王立武”,简直敬酒不吃吃罚酒,武昭仪当场发飙,优柔寡断的李治也更加坚定了“废后”的决心。

655年(永徽六年)下半年,“废王立武”斗争白热化,朝中一些投机分子看准风向积极表态,许敬宗更是趁机大造舆论:“农民多收十斛麦子,就想换老婆,何况贵为天子?这有什么好议论的。”李义府也对王德俭说:“武昭仪的事都办不好,皇上还管得了别人?”并叩请皇上废黜王后、改立武昭仪。

如此种种,李治和武昭仪不再孤身奋战,“废王立武”尘埃落地。655年10月,李治昭告天下,王皇后、萧淑妃“谋行鸩毒,废为庶人”。11月,举行封后大典。

这是李治的“维权”的胜利,而最大的受益者当属武昭仪。至于出身名门、长相姣好的王、萧二人,落得折磨至死的下场。

疑案追踪:武昭仪真的把两位美人后妃砍成人棍?

王、萧之死的疑问

关于王、萧二人的死亡时间史书略有出入,旧唐书记为废后不久(655年10月),新唐书记为665年冬天,《资治通鉴》记为武昭仪封后不久(655年11月)。综合来看,二人的死亡过程大抵是:李治去别院探望了幽禁中的王氏、萧氏,看到他们的惨状李治“恻然伤之”,并表示“朕即有处置。”武后听宫中线人报告此事后,“大怒,遣人杖王氏及萧氏各一百,断去手足,捉酒瓮中,曰:‘令二妪骨醉!’数日而死,又斩之。”

疑案追踪:武昭仪真的把两位美人后妃砍成人棍?

尽管史书对此过程的记载大体一致,但仍有一些疑问值得推敲:

1、这种惨无人道的杀人方式,和史书所载吕后残杀戚夫人的手法十分相像。以武后的性格,王、萧二人作为她曾经的对手,被打入冷宫、受尽折磨至死应属事实,但是否真的采取这种极端的手段是个疑问。或许,是李治的探访和“朕即有处置”这句话令武后警觉,她熟读经史,模仿吕后作案也有可能;或许,是修史之人为塑造武后酷烈狠毒的形象而杜撰也未可知。

2、在废后封后的敏感时段,如此高调的残杀旧人不符合常理。可以想见,在永徽六年十月“废王立武”昭告天下至十一月举行册封大典期间,宫中的首要任务是筹备史上第一次皇后即位大型庆典,在这期间残杀废后、废妃有违禁忌。况且,王皇后的主要后台、曾任中书令的舅舅柳奭早已被贬,短期内不可能有能力反击,不必如此急于斩草除根。

3、如发生此事李治不会不知,史书没有关于李治如何反应的记录。李治对王、萧二人表态“朕即有处置”在前,可究竟如何处置还没揭晓就发生了血案,对此他不会不闻不问,况且这事发生在他树立皇威的起步阶段,武昭仪如若逆旨而行,岂非自露马脚?以武昭仪的聪明应该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,而史书中没有李治关于此事的意见,使事件真相如何更加扑朔迷离。

对于此事诸位如何看?欢迎评论。

欢迎来到本作者的空间,带给你不一样的感觉。 欢迎来提意见,踊跃参与。 本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联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