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闲网 > 杂谈 > 正文

​欲了解传统文化,不能不读《十三经注疏》|《十三经注疏》是怎样形成的?

2024-06-11 04:16 来源:广闲网 点击:

欲了解传统文化,不能不读《十三经注疏》|《十三经注疏》是怎样形成的?

近年来,随着传统文化热

阅读古典文集成为大众的兴趣。

《十三经注疏》刚刚入选2021年度

中华书局古籍学术类十佳图书,

那么《十三经注疏》是怎样形成的?

《十三经注疏》是对儒家十三部文献的经文、古注、疏文的统称。十三经是塑造华夏文明的核心典籍,是中华文化的主干,深刻影响了汉代以后我国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,是其他任何文献都无法比拟的。如果您要深入了解中国的古代社会,不能不读《十三经注疏》。

“经”是从战国时期开始,人们对一部分儒家典籍的专指和特称。“十三经”则包括了《周易》《尚书》《毛诗》《周礼》《仪礼》《礼记》《春秋左传》《春秋公羊传》《春秋穀梁传》《论语》《孝经》《尔雅》《孟子》十三部典籍。“注疏”是注和疏的并称。注,是对经文字句的注解,又有传、笺、解、章句等不同叫法;疏,是对注的进一步注解,又有义疏、正义、疏义等不同叫法。

《十三经注疏》

“十三经”的形成,不是一蹴而就的,在历史上经历了从六经、五经,到九经、十二经,再到十三经的漫长演化。“六经”的说法最早出现在先秦文献,像《庄子》就已经把《易》、《书》、《诗》、《礼》、《乐》、《春秋》这六部儒家经典称为“六经”。

《庄子注疏》(中华国学文库)

西汉时,汉武帝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,设立五经博士,专门传授《易》、《书》、《诗》、《礼》、《春秋》这“五经”的学问。在当时的观念里,儒家文献有“经”、“传”、“记”的严格区分,是不能混淆的。因此,西汉时代的“五经”与后来的理解不同,《礼》特指《仪礼》,不包括《周礼》和《礼记》;《春秋》特指《春秋》经,而不是“《春秋》三传”。

《礼记译解》

根据文献记载,东汉时出现过“七经”的说法。但“七经”到底是哪七部经典,历来众说纷纭,没有公认的答案。

唐代“五经”之后出现“九经”,和科举制度有直接关系。“九经”指的是《周易》《尚书》《毛诗》《周礼》《仪礼》《礼记》《春秋左传》《春秋公羊传》《春秋穀梁传》。“三礼”、“《春秋》三传”已经全部跻身到“经”的行列中。其中,《仪礼》是在一度被从“五经”中撤出后的再次回归。

《孟子正义》(中华国学文库)

自从汉武帝确立儒家的官学地位,儒家文献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和重视。各经都有人不断地加以研究和注释,代不乏人。唐代之前,十三经都有了注本。这些注本主要完成于两汉魏晋时期,因为历史较早,一般被称为“古注”。

最初,唐宋人做的疏与经文、古注是分开的,只注明疏文对应的经文、古注的起讫文字,文句支离破碎,阅读起来非常不方便。到了南宋时,随着雕版印刷业的兴起,经文、注文、疏文合刻在一起的本子开始出现,甚至出现了经文、注文、疏文与陆德明《经典释文》合刻的本子。陆德明是隋末唐初著名的音韵学和训诂学家,他撰写的《经典释文》,对除了《孟子》之外的其他十二经的经文、注文的字词都做了注音和解释。

《十三经注疏(清嘉庆刊本)》

学者认为,宋代是否出刻过成套的《十三经注疏》,不好确定。但传世版本证明,元代肯定刻过。明清时,成套的《十三经注疏》刻本有好几个重要系统,比如明代嘉靖年间的李元阳本、明崇祯年间的毛晋本、清代乾隆年间的武英殿本等,都非常有名。

清代嘉庆年间,著名经学家、政治家阮元,召集段玉裁、顾广圻等一大批著名学者,在对《十三经注疏》各种版本进行研究、校勘的基础上,于南昌重新刊刻了一套《十三经注疏》。这套刻本校勘精良,胜过前人,被誉为《十三经注疏》校刻史上的集大成之作,具有划时代的意义,两百多年来,风行学术界,是迄今为止最好的本子。

《十三经注疏》的文本虽然在宋代定型,但后世对十三经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止,特别是清代学者,在汉魏唐宋注疏的基础上,钩沉稽古,发微抉隐,取得了突出成就。中华书局多年前就专门针对清人有关十三经的研究成果策划了一套“十三经清人注疏”,整理出版了多个品种。据悉,这项工作仍在继续推进。

文/广州日报·新花城记者:吴波

图/广州日报·新花城记者:吴波

视频/广州日报·新花城记者:吴波

通讯员:张令羽 芒果

广州日报·新花城编辑:李亚妮

来源:广州日报